七分公司景县污水厂提标改造EPC项目龙华镇污水厂顺利出水启新程

来源: 浏览:210

七分公司景县污水厂提标改造EPC项目龙华镇污水厂顺利出水启新程


    11月14日,七分公司景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EPC总承包项目施工现场之一的龙华镇污水处理厂内一片繁忙景象,经过施工队伍4个多月争分夺秒、紧锣密鼓的紧张作业,龙华镇污水处理厂顺利出水,标志着该项目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并为后续施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该提标改造项目聚焦两大核心:一是将原有的CASS(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升级为综合生化池;二是把框架式曝气管替换为可提升曝气软管。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全体人员不畏艰难,直面多重挑战,凭借创新方案成功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不仅为后续水厂提升出水水量、节约运行成本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有效消除了曝气器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一、系统升级:关键环节的“点睛之笔”

    为了突破重重技术难题,项目部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造工作,其中曝气系统的升级无疑是关键一环。制定系统升级方案时,项目技术负责人大胆创新,将原有的框架式管式曝气改为可提升曝气软管,这一改造堪称整个项目的“点睛之笔”。可提升曝气软管采用了新型材料和先进设计理念,其材质具备较好的柔韧性和耐腐蚀性,能够完美适应污水厂复杂多变的运行环境。与传统的框架式管式曝气相比,可提升曝气软管在安装方面优势明显,无需像框架式管式曝气那样进行繁琐复杂的池底布管作业,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节约了人工成本。而且,它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安装位置和角度,确保了曝气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二、改造难题:重重困难,多重挑战

    此次污水厂改造工程并非简单的设备替换,而是涉及工艺体系重构与核心系统升级。施工过程中,面临着“工期紧、交叉作业多、停产影响大”三大核心难题。整个改造过程,污水厂需在保障城市部分区域污水处理基本需求的前提下进行施工,这就要求分阶段对原有的CASS池进行拆解,同时同步搭建综合生化池的曝气、回流、沉淀等配套系统。然而,现实情况是“现场施工空间狭窄、各工序衔接难度极大”,给施工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原框架式曝气管安装于池底,拆除过程中需要格外小心,避免对池体结构造成损伤。再加上在传统作业方式下,维修人员需进入池内操作,安全风险较高,这些难题都使改造施工面临着了巨大的挑战。

   三、应对策略:精细管理,确保“两不误”

    “改造初期,我们曾面临工序衔接不畅、部分技术参数调试不达标的问题,这些问题甚至一度影响了施工进度。”项目负责人张明辉回忆道。为了破解这些难题,项目部第一时间牵头组建了“攻坚专班”,整合施工、技术、安全等多方力量,制定了“一环节一方案”的精细化施工策略。针对交叉作业难题,项目部提前精心安排各工序衔接流程,将CASS池改造分为“进水暂存-新系统安装-试水调试”三个阶段,并明确了每个阶段的时间节点与责任人员,确保了改造与污水处理工作“两不误”。同时,安排安全员全程旁站监督,确保了安全生产。

   四、实际运行:优势尽显,确保稳定

    在实际运行中,可提升曝气软管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展现。当曝气器需要维修时,工作人员只需借助提升装置,就能轻松将曝气软管提出水面进行检修和维护,无需像以往那样进入水池底部,极大地降低了维修难度和安全风险,这不仅显著提高了维修效率,还减少了因维修导致的设备停机时间,有效保障了污水厂的持续稳定运行。此外,可提升曝气软管在曝气均匀性方面也表现出色,它能够使空气更均匀地分布在污水中,有效提高了溶解氧的传递效率,为微生物创造了更适宜的生存环境,促进了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活性,进而提升了整体污水处理效果。

    龙华镇污水处理厂顺利出水,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项目施工将进入另一单元改造阶段。在后续施工中,项目部将继续秉持公司“务实、创新、诚信、共赢”的企业精神和“创安全文明环境、建绿色优质工程”的管理方针,扎实推进项目各项工作,全力打造一项让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的放心工程、民心工程。(吴烁、李梦瑶)

 

媒体聚焦

Media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