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为基 协作为力----五分公司新职工白鹏飞在南和项目的成长体会

来源: 浏览:6

安全为基 协作为力

五分公司新职工白鹏飞在南和项目的成长体会

    短短一个月的建筑施工工作经历,是我从理论知识走向工程实践的关键一步,让我对施工行业有了真切且深刻的认知。

   理论与现场的“温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分公司机关时学习的图纸、规范是平面化的知识,而施工现场是立体且动态的“课堂”。它不仅是图纸的再现,更是充满变量的挑战:高耸的塔吊、交错作业的工种、不断变化的施工面以及各类人员参差不齐的安全意识和作业水平。我第一次直观看到钢筋如何按照图纸绑扎成稳固的骨架,混凝土如何通过泵车精准浇筑,也明白“标高”“轴线”不再是书本上的名词,而是每一步施工必须严守的基准,差之毫厘便可能影响工程质量。这种从“知道”到“做到”的跨越,使我懂得了施工过程的严谨性。

安全与质量的底线

    巍巍高楼起,重重安全筑。安全员肩上扛着的是每一位工友的生命安全,关系到无数个家庭的幸福,这份工作不允许有丝毫的侥幸心理和懈怠。每一次成功的风险预控,每一次违规的及时制止,都是在履行一份沉甸甸的守护责任。我认真对待新进场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并结合实际生活中血淋淋的案例完成公司培训时所说的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每天晚上及时记录安全检查情况,并将安全检查上传至公司平台,建立清晰的安全管理记录。这项工作看似繁琐,却是责任划分、追溯和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让我懂得了安全管理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至关重要。“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要系安全带”,我每天重复地提醒,在亲眼见到工人师傅规范操作、避开潜在风险后,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每周一我跟随项目经理对所有进场工人进行安全例会,让安全意识深深的刻在每位工人的心中,同样也让我感受到了“安全”二字的重要性,安全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具体的行为准则。

    在质量方面,同样严把关口。从材料进场验收开始,每一批钢筋、混凝土等建材都需经过抽样检测,确保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此外,项目部技术员会对照图纸与规范逐一核查施工质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下来,形成闭环管理。在钢筋绑扎环节,对照图纸精准控制钢筋间距、搭接长度与绑扎牢固度,确保形成稳固的建筑骨架;同时,跟随前辈反复排查脚手架搭建细节,如扣件拧紧程度、立杆垂直度等,及时纠正不符合规范的操作,防止质量隐患累积。这种对质量的精细把控,不仅是对工程的负责,更是对企业信誉和社会责任的坚守。

    在每天的工地巡查工作时需佩戴安全检查记录仪进行一些每日巡视重点的录制,比如脚手架、基坑、临边防护、支撑体系等,并将视频上传至网盘,方便远在公司机关的科长进行现场问题的复查及诊断,并提出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我跟着前辈反复在工地检查脚手架搭建情况,反复检查安全隐患,这让我意识到,施工不仅是建房子,更是对生命和工程寿命的负责,安全与质量永远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沟通与协作的力量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工地不是单打独斗的地方,而是多方协作的“战场”。我的成长得益于前辈们的悉心指导。他们耐心教我掌握了施工资料的上传流程,并指导我系统学习了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资料管理标准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相关规范,使我对安全资料的归档要求和现场安全检查要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我也会主动并及时向前辈沟通请教,确保每项操作都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因理解偏差造成失误。在工程从蓝图到实体的转化过程中,各管理岗位的通力协作是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品质达标的核心纽带。技术人员精准把控施工方案与技术交底,为现场作业提供科学指引;安管人员前置排查风险、全程监督规范,为施工筑牢安全防线。

    作为新职工,我深知自己经验尚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施工一线的工作经历使我更清晰地认识到工程人的使命与担当。未来,我会带着这份实践收获,继续夯实专业基础,努力成长为扎根现场、经得起考验的二建人。

 

 

媒体聚焦

Media focus